百威食品有限公司被揭發在屏東加工豬腸時涉嫌使用工業級雙氧水漂白,案經檢調介入後持續調查中,食藥署昨日公布產品流向,顯示其加工產品販售至北中南多地,部分疑流入不知情下游。屏東縣衛生局今(5)日指出,屏東市和生市場一名邱姓攤商曾四度向百威食品進貨,共計180公斤,均已販售予散戶,目前無庫存。
食品藥物管理署於昨(4)日表示,會同屏東地檢署、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法務部調查局及地方衛生局,查核百威食品在屏東的豬內臟清洗與倉儲場所,現場查獲標示「工業級產品,禁用於食品應用」的雙氧水。衛生機關已命業者暫停作業、封存產品並下架回收。
根據食藥署彙整的帳冊資料,百威食品產品亦流向不知情的下游,包含臺北市、高雄市、桃園市與屏東縣等地,其中臺北市寧夏市場一名陳姓業者購買1,330公斤,處理情形仍在釐清;屏東縣邱姓業者購入180公斤,已售於散戶;高雄市吳姓業者購得126公斤,已無庫存;桃園市大長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購買2,159公斤,經通報後已全數下架。此外,百威食品在屏東作業場所與新北倉儲場分別封存11,664公斤與940公斤產品。
屏東縣衛生局於今(5)日說明,邱姓攤商販售紀錄由行政調查確認,曾分四次購得180公斤違規產品,並已全數售出。衛生局提醒民眾避免選購「過白、過亮、來路不明」之食品,食用後如有不適應立即就醫,並呼籲食品業者應落實自主管理,遵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